返回栏目
健康之家儿童 • 正文

苏州儿童医护人员比达450:1 孩子一咳嗽儿科就“感冒”?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

苏州儿童医护人员比达450:1 孩子一咳嗽儿科就“感冒”?

排队3小时,看病5分钟

家长的焦虑来自哪里

相信在今年,市民胡女士的经历,很多孩子家长都遇到过。新年刚过,胡女士的孩子被传染上了流感,流鼻涕喷嚏,高烧超过38.5度。胡女士赶忙把孩子送到医院,时间是晚上11点,但儿科还热闹得像白天一样。

随后,经过了3个多小时的漫长等待,胡女士的孩子终于得到就诊,但就诊的时间前后不超过5分钟。对于这样落差,胡女士心中还是有些不满的,但出了诊室,看着身后依然长长的队伍,她也就释然了,半开玩笑的说:“排队3小时,看病5分钟。”

对于这种状况,医院方也采取了相应措施。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为例,儿科门诊延长工作时间,还增加夜间门诊。不包括急诊在内,每天参加夜门诊的医生数量达到10—12名。即使如此,每位儿科医生平均每天门诊接诊的病人数也要接近百人,算下来,每位病人的接诊时间真也就只能5分钟左右了。

不过,其实不少家长,如果能够多一些医学常识,是可以避免这样的排队“煎熬”的。

苏州不少医院的儿科病区,都贴着这样的温馨提示:建议普通感冒的孩子,不必急着上医院,以免增加交叉感染的机会。苏州市区一家医院一位儿科医生向记者介绍流行性感冒和普通感冒的区别,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时间长,可能引发多种并发症;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发烧时间短,极少引发并发生。

他明确告诉记者,如果孩子发烧在38.5摄氏度以下,在精神状态尚可的前提下,家长可以采取物理降温的方式,让孩子多喝水,在家观察病情的继续进展。“如今家长得到相关信息的渠道太多,再加上不可能每个人都具备专业知识,确实很难保持淡定的心态。”

比如在今年儿童流行性感冒的爆发期,国家卫计委发布了《流行性感冒诊疗方案(2018年版)》,其中就提示,年龄小于5岁的儿童,是流行性感冒重症病例的高危人群。

在这一权威发布的同时,还有一条 “转发市疾控中心关于本次流感预防的通知”大量在微信朋友圈扩散。其内容提到:“要多喝水,如果喉咙的黏膜干燥,在10分钟内病毒就能入侵体内”。对此,苏州市疾控中心也进行了紧急辟谣,疾控中心的崔朋伟医师就表示,预防流感与多喝水、保持喉咙湿润没有直接关系。

一年的四分之一都是排队

儿科医生的心酸不是待遇低

对于某一位孩子的家长来说,只有当自己的孩子受到病毒侵害时,才会感受到这种焦急和拥挤,而对于苏州绝大多数儿科医护人员来说,这种状况已经持续了一个冬季。

还是以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为例,在轮状病毒、流行性感冒等的轮番“作用”下,从去年10月份开始,日均门急诊数量就突破了7000次。

如果把时间延伸开来,会发现这种状况,几乎成为苏州冬季儿科所说面临的常态。去年12月末,在此轮流行性感冒集中爆发期,苏州市疾控中心提供的《2017年流感监测情况》有这样的描述:近期哨点医院报告的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比例较前两周明显升高,但未超过过去3年同期平均水平。

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至少在一年的四分之一时间内,苏州的儿科医护工作者,都是处在超负荷工作状态下的。

在这背后,依然是儿科医护人员短缺这个问题。苏州市卫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 2017 年年底,苏州全市儿科医护人员为2200 余名。而苏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中,0—14岁人口接近百万人,这么一算,一个医护人员要面对的,是近450位儿童。

此前,外界往往把儿科医护人员的流动性高归结为收入待遇比同行低,留不住人。但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儿科医生护士,更多纠结于儿科工作的特殊性,多方面的压力,容易引起高度的精神紧张。

这其中就包括:患儿年龄小、沟通困难;家长迫切希望孩子的病情能够尽快好转;儿科环境拥挤、噪音多;患儿病情变化快。

所以有儿科工作者坦承说:“待遇上的差距,可以通过职业操守来坚持,但外界压力却难以疏解,毕竟医生也是人,如果心理、情绪上有了问题,就真的无法坚持了。”

如今,儿科医护人员所面临的状况,也正得到各界的关注。在刚刚结束的苏州市两会上,政协委员金志峰就提出了“建议解决儿童看病难的问题 ”的相关提案。他建议:目前当务之急是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加快改变儿科医疗人才紧缺现状。相关部门进一步建立完善儿科人才培养体系,多渠道培养儿科医生。

另外,要对儿科实行政策扶持,为儿科医生创造更好的执业环境,以吸引更多人选择投身儿科事业。在此前提下,综合医院及妇幼保健院增设儿科,并增加儿童专科医院数量,以满足儿童医疗保健服务的需求。

社区医院、民营医院也很管用

合理使用身边的医疗资源

合格儿科医护人员的培养,需要的是一个相对周期较长的时间,因此有专家表示,在现行条件下,对社区医院实行提升,效果更加迅速。

在今年新华社关于儿科医生紧缺的评论中也提出,要真正解决儿童看病难的问题,需要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大力培养合格的全科医生,患者就医实现合理分流。

这样的观点,目前在苏州正在探索和尝试。在以往,家长带儿童到社区医院,主要是为了进行各项检验的准备工作,即在准备和就诊中,让准备的环境更加舒适一点,不必真的“排队3小时”。

在未来,苏州的社区医院也将有望解决最后“就诊5分钟”的问题。2017年6月,苏州儿科进修学院已经在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挂牌成立,学院通过临床和理论相结合的培训模式,面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儿科医师。通过阶段式培养,他们将熟练掌握儿科相关临床诊疗技能,并具备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能力和危重疾病的鉴别转诊能力。

目前每年计划开展两期培训,在3—5年内在苏州培养出150—200人规模的儿科基层医疗卫生队伍。

除了社区医院专业能力的提升,民营医院在针对儿童的诊治中,也正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记者从苏州明基医院了解到,在今冬流行性感冒爆发期间,该医院儿科日间门诊每位医生的接诊数量也大幅度提升。为了应对患儿,明基医院除了增加医生人数外,还将夜门诊的接诊时间延长到晚上10点。

当然,想要让多种渠道都更好的发挥出功能,还需要家长们改变以往“唯大医院”“唯专家”的固有观念。今年1月初,在一项针对苏州儿童就诊进行了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仍有超过80%的家长认为,孩子生病到“大医院”让人放心。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商务合作:QQ 37336115

健康之家,专业健康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