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栏目
健康之家养生保健 • 正文

冬至养生宜“避寒就温” 20171221期第A7版:本溪日报A7

发布时间:  浏览: 次  作者:

冬至养生宜“避寒就温” 20171221期第A7版:本溪日报A7

放大

冬至养生宜“避寒就温” 20171221期第A7版:本溪日报A7

缩小

冬至养生宜“避寒就温” 20171221期第A7版:本溪日报A7

默认

冬至养生宜“避寒就温”

□ 本报记者 张思思

本周五即将进入一年中的冬至节气,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易经》中也有“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之说。意思是说这一天黑夜最长,阴气最重,最好什么事也不做。冬至后,阳气缓缓回升,白天慢慢变长,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因此,在中医养生上讲,此节气也是夏病冬防、冬病冬治的最好时机。那么,冬至之时,人们应该如何科学地运用养生之道来调理自身呢?市中医院营养科营养师张玉从专业的角度给出了几点建议:

中医认为,冬至阴极而阳气升,既是一年养生保健的结束也是开始,是四季养生循环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也是激发身体潜能、补养自身的重要时机。其总体原则可以概括为“养肾藏精、避寒就温”。把握好基本的养生原则不仅能安然过冬,也能为来年养生保健打下坚实的基础。不过,养生既有共性,也要注意个性,应根据个人体质、病症的不同,制定相应的养生策略,这样才能使养生更有意义,也更为安全。

张玉告诉记者,冬至在起居上,应注意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后再外出活动。清代名医张隐庵说:“起居有常,养其神也,不妄劳作,养其精也。”冬至节气若能合理安排起居作息,就能保养神气,劳逸适度可养其肾精。尽量做到“行不疾步、耳步极听、目不极视、坐不至久、卧不极疲”。冬至前后睡好“子午觉”在中医养生中也具有重要地位,除了保证夜间睡眠,午饭后可适当打个盹,但要避免睡时着凉。其次,这一节气宜在白天多晒太阳,以利阳气的生长,但要注意防风防寒。不仅如此,冬至节气还不适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这样可以避免损伤阳气。

在饮食方面,冬至是“冬令进补”的最佳时节,民谚素有“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之说。张玉表示,冬至以后“阴极阳生”,此时人体内阳气蓬勃生发,最易吸收外来的营养而发挥其滋补功效,因此,人体在这一时间段进补最为适宜,而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冬至之后,多吃温性食物,少食甚至远离寒凉食物,对于平衡人体阴阳、增强抵抗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冬季适宜补益的食品中,中医又将其分为几大类。首先是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但也不可过多进食,因为过多进食温补类食物容易导致人体上火。其次是进补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它们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鲍鱼等。

不过,张玉也表示,中医养生的原则是“虚者补之”。也就是说,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与此同时,需要进补者还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不同的补法,因此,即使需要进补,建议大家也要先咨询专业医生,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补身。

分享到:

3上一篇 下一篇4

冬至养生宜“避寒就温” 20171221期第A7版:本溪日报A7

放大

冬至养生宜“避寒就温” 20171221期第A7版:本溪日报A7

缩小

冬至养生宜“避寒就温” 20171221期第A7版:本溪日报A7

    相关文章Related

    返回栏目>>

    首页   |   商务合作:QQ 37336115

    健康之家,专业健康门户网站!